你的位置:首页 > 硒科学

硒的故事--硒为何被称为“月亮女神”

2020年9月20日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硒元素是一个和健康紧密相关的微量元素,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多数人觉得太深奥,看不懂,也不愿意看。为了传播硒与健康的科学知识,笔者
在担任国际硒会议组委会主席和负责国际硒研究学会秘书处工作期间,注意从国
际、国内有关研究报道中搜集了系列鲜活的素材,在这里以 30 则硒故事的方式
刊发,力求形象、有趣,让人们想看、能理解。转载者需要注明出处,并须连续
转载。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实验室

在很多场合,硒常常被称为“月亮女神”。那为什么硒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名

字呢?这要从硒的发现和命名说起。
1817 年,勤奋的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Berzelius)在自家经营的硫酸工
厂铅室底部,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红色粉状物质,除去已知的硫磺后,用吹管加热,
会有一种蔬菜腐烂的味道,最初他将这种物质误认为是碲。但是,后来他将这种
物质不断的试验、分析后,确定这是一种新元素。由于它的性质非常类似碲元素,
碲的名称为 Tellurium,含义是地球。因此,作为碲的姊妹元素,贝采里乌斯给硒
取名月亮,在希腊文中叫 Selene(赛勒涅),是指“满月女神”。
正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情怀,为今人展开了很多想象的空间,现在的“月亮
女神”、“硒姑娘”称呼由此传开。
瑞典政府为了纪念贝采里乌斯发现硒 200 周年,2017 年将在瑞典召开第五
届国际硒会议及系列纪念活动,国际硒研究学会和中国科技大学作为共同主办单
位会参与这一国际盛事。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zgstx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石台县硒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006183号